办学成果
教师风采
美丽校园
教育感言
百草园
文化讲堂
各类公告
校园新闻
支部动态
支部建设
预备年级
初一年级
金水湖实验学校
强化思政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
加强班子建设 落实主体责任
丰富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优化校园环境 校社共建共享
深化队伍建设 提升职业素养
健全阵地管理 拓展育人空间
指标综述
特色指标
我校举行樊汉彬名师工作室与蒙山教育集团历史学科共同体联合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处   作者:方晨   发表时间:2023-10-13 10:34    浏览次数:130

融汇史学理论 聚焦历史解释

——樊汉彬名师工作室与蒙山教育集团历史学科共同体联合活动

10月12日,樊汉彬名师工作室与蒙山教育集团历史学科共同体于蒙山中学联合举办了以“融汇史学理论 聚焦历史解释”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樊汉彬,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苗颖,及樊汉彬名师工作室学员、蒙山教育集团历史学科共同体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蒙山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方晨主持。

本次活动分为说课研讨和理论学习两个部分,分别在上、下午进行。

上午的“说课研讨”部分围绕着“史学理论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开展。首先,由蒙山中学张屹轩、前京中学夏忆成、沈文心三位年轻教师对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进行说课。三位教师从教材、学情、主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所设计的课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然后,与会教师们围绕主题针对三位教师的说课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其中蒙山中学钱益红老师强调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史学理论对于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对于夏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启发学生历史思维、沈老师充分运用并深入解读教材资源、张老师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视角点拨等渗透史学理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华师大三附中的张艳老师从初、高中学段衔接的视角,以初、高中教材叙写差异为例阐述了自己对秦统一中国及秦末农民起义的理解,并对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提出了有益的思考。上师大二附中的杨慧老师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呈现历史、关注历史细节激发探究兴趣、关注历史认识的角度方法、关注学习活动的示范模仿迁移等方面,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通过史学理论融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尝试与努力。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樊汉彬进行了点评,他从“君民关系的得失”“民心的得失”“政治的得失”“暴政与其他因素”等方面对三位教师的说课内容进行了评价和点拨,另外还以“说课”“研究”“激励”为关键词,从如何进行说课、如何开展专业研究以及通过优秀评选激励教师成长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出了高屋建瓴但具体可行的方向与途径。

下午的“理论学习”部分,由上海市历史特级、正高级教师、松江一中的苗颖老师作了《史学理论视域下世界史教学探微》的专家讲座。苗老师以“世界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纲要下的测评教学实践举隅”为纲,首先,强调了新形势下摆脱欧洲中心论、重建世界史话语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史学界为此而做的努力,指出世界史研究要关注“相似性”与“互动性”两个特性,介绍了中外史学界关于全球史范式的理论成果。然后,以“从封建内涵的差异看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年鉴学派的总体史思想运用解释希腊文明”“从古代同时期的中西方对比看历史的共时性”“从双面碑看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和立场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五个案例具体说明世界史教学中如何通过融汇史学理论,提升历史解释素养水平。苗老师的讲座既有世界史研究的前沿理论,又有具体的案例呈现,深入浅出的讲述,让老师们对如何将艰深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融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下午三时许,樊汉彬名师工作室与蒙山教育集团历史学科共同体联合活动圆满结束。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有教学实践的具体思考、又有专家理论的引领,既有初中学段的展示、也有高中学段的思考,“干货”满满的活动让大家对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融汇史学理论,提升教学实效,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相信大家定会把活动中的收获带回到各自的课堂,赋能学生成长与自身发展。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龙胜路100号   邮编:200540   电话:021-67244447   学校信箱 :shmszx@qq.com   活动投稿 :mszxsx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