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社小记者暑期实践活动(一)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发表时间:2013-07-23 08:42    浏览次数:317

7月21日,星星社小记者社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以“游山塘体验乡邦文化,览南社感悟人文情怀”为主题,小记者走进“山塘苑”、南社、张堰公园,感受张堰这方土地的人文历史。

“山塘苑”民俗村位于漕廊公路,这里收藏着人民耕作、劳动、生活所流传下来的生活、生产用品,陈列的每一个古老的收藏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馆主高凤琴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一行,他边展示着自己的收藏,边和孩子们讲述上海这块土地的来历,最早的上海人,以及金山的发展历史等。一砖一石皆历史,孩子们看着不起眼的石头,跟着高伯伯一起追溯金山的往昔。生动的讲述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幅幅祖辈们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赤松里叔叔是一个“桥痴”,闲暇时间他总会带着相机到处走,对于金山的桥颇有研究。热心的赤松里叔叔为小记者们上了精彩的第二课《家乡的桥》,一座座古朴的桥在孩子们面前一一呈现。走惯了钢筋水泥的大桥,千姿百态的各式古桥似乎诉说着一个个故事。

上午的最后一堂互动课,是梁老师给小记者们上方言课,“吃中饭”叫“吃点心”,“小孩子”叫“小把戏”“小巨头”。梁老师的情景教学法吸引着孩子们,课堂气氛热烈,有趣的金山方言让孩子们笑声不断。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正在悄然流逝,梁老师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金山的方言能在孩子们这里得到传承。

本次活动还吸引了金山电视台的大记者马哥哥,他特地赶来给弟弟妹妹们讲述他在釆访山区乡村学校时记录的故事。形象生动的录像展示了山区孩子坚信的上学路,相比步行几个小时上学,午饭只吃干脆面的边远山村同学,孩子们不由得感觉自己的生活幸福无比。

小记者们冒着酷暑,转战南社,听取馆长姚爷爷的爱国主义教育。到达最后一站张堰公园时已近黄昏,夕照中的公园美丽而幽静。梁老师又给小记者讲述了历史悠久的张堰公园的前世今生,丁君彦叔叔则带小记者们去参观了500年历史的石狮子和300年历史的古树。

本次活动还得到徐嘉候家长的支持和上海科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友情赞助,五彩的旗帜、印着星星社LOGO的太阳帽、设计精美的车辆号码牌、德国空运来的精致西点、美味的“黄姐”菜饭,以及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让社团的小记者们感受着社会各界对学校、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电话:67353023   邮编:201599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