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4-09-28 08:35
浏览次数:2106
大家知道,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顽皮好动,缺乏知识经验,辨别能力差,控制力差。因而,要培养他们自觉的纪律存在着许多困难。然而,通过几年的摸索,我觉得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觉纪律完全可以培养的。
那么什么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就是指学生将外在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品格修养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班级自觉纪律形成的过程,也正是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自觉纪律,就谈不上班集体的形成。自觉纪律表现为:当一个人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应当知道有怎样的行动。例如: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没有交警,你也应当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的法规,这就是自觉纪律。
怎样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自觉纪律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本身要起表率作用。因为一年级小学生心目中最有威信的人是老师,听从老师的言教,也接受老师的身教的影响。教师的品质,时时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每当我自觉拾起班级地面上的纸屑时,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理。后来班级里的纸屑渐渐少了,原来他们已懂得自觉遵守“七不规范”了。
其次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讲清道理。我向学生说明有哪些需要遵守的集体纪律,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集体纪律。例如: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吵不闹,不开小差,坐姿端正,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这样成绩才会提高。下课要遵守课间纪律,不追跑,玩正当游戏,处理好大小便,这样才能保证下节课有充沛的精力。一年级学生大道理还不懂,平时午会课,班会课上我就用小品的形式、游戏、演戏的形式等等,他们乐意接受而又明白的方法把有关校内、校外纪律、课堂纪律的要求一一向学生讲清、讲透,力求做到具体、形象。
第三,在实践中指导学生。一年级小学生只停留在认识和初步实践阶段,感到并不那么习惯集体、纪律的约束。因此,我经常在组织学生参与和进行校外活动中(如秋游、看电影、参观、公益劳动),因地因时,因人因事,有的放矢地进行纪律教育,也能行之有效。去年我班的一个学生得了重病。这不幸的消息牵动了小朋友们的心,有的学生讲想去医院看望他。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肯定了学生的做法。考虑到他家境较贫困,我引导学生要从财物上(当然要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精神上去安慰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特别提出了到医院去时遵守医院制度,不大声谈笑,不喧哗等。这样,学生们不仅献了爱心,而且懂得了在医院里怎样遵守纪律,受到了医生的好平,学生受到了一次自觉纪律的教育。
最后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定期进行评比。在制定好班级纪律的计划后,每个阶段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讲评,每周评一次小红花。讲评以表扬为主,对极少数屡教不改的学生,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如批评、扣小红花等。
总之,对一年级学生自觉纪律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发生多次反复,需要教师作艰苦细致的工作。有了自觉纪律,学习才有保证,有了自觉纪律,学生的品质才会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