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4-09-28 08:57    浏览次数:122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走向第三阶段—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曾听了实验小学的一堂教学公开课《雷霆之水》,颇受启发。
    课前在每台电脑上存放了老师准备好的课件,供学生在学习时使用。教学时,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朗读欣赏,并配以相应的图像和音响,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去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真正体会××瀑布的磅礴气势。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着句子,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衬托下,沉浸在课文的一片浓郁的情景氛围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产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显著。
    在传统的教学中,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消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但是,现代网络的信息量之大,内容之多,涉及的面之广,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经常使用网络进行教学,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怎样利用网络信息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借助网络,为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五年级学生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前,我指导学生到因特网上找寻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让学生到桂林“旅游”,了解桂林的人文地理知识,通过图片、文字介绍,使学生从网上感受到漓江的美,感受到山的奇特。然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信息交流,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如:教学《长江三峡》这一课文时,课后,我要求学生在网上寻找有关三峡的图片资料,以及古今诗人、文人的诗歌、散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长江三峡的雄伟、壮丽,从而真正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美。 又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空城计》时,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演讲,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这是当前教学中最为经济的一种做法。
    一、现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网络教学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反馈评讲→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二、网络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否则整个教学过程就无法进行下去。
    三、在网络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向学生灌输,学生也不习惯更确切地说是不会自我学习,一旦没有教师的灌输就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指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教师一定要事先布置好收集的方法、内容,也可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大量地去浏览有关内容,并对一些重要的内容作下载以备课堂交流。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会饶有兴趣地收集资料。这样,既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料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以及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
    虽然这种方法比起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的效果差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不失为一种比较方便地吸收大量信息的有效方法。
    多媒体网络教育的日益普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个别化为学习模式,强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式,学生的自主性无可比拟。因而,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电话:67353023   邮编:201599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