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5-05-18 14:44
浏览次数:1713
“诚信”是当下社会公德建设中呼唤最多的字眼。“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为人之德”的核心,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都需要他人的信任。信任是对别人的一种肯定,信任本身就是一种鼓励,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以信任,因为信任能给他们带来自信、带来力量,能使他们完成本以为完成不了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诚信的品格,这将对他们终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 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灌输诚实的品德观念。
选取《中华美德小故事》和校本教材《诚信故事》进行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认识众多诚信的榜样。使他们懂得诚实的好处以及说谎话的坏处,较清楚地理解“诚信”的内涵。在学习上采取诚实的态度,做到考试不作弊,对老师讲真话,对同学讲信用;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只有努力做到,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激发学生的诚信道德情感,形成诚信待人处事的良好道德。
二、 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诚实的品质。
首先,在班中营造诚信的氛围。组织学生每人收集一条诚信名言;在班级“诚信本”上签下名字,立下自己的诚信誓言。把这些都作为美化教室的材料,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同时,班级的黑板报也辟出诚信专栏。这样,学生时时能看得见“诚信”,从而约束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其次,常常引导学生做一些反思。每个学生讲一个诚信小故事、写一篇诚信征文、出一份诚信小报,择优评奖。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诚信从感性的认识转入理性的反思。如小A同学征文的题目是《画圈还是画三角》,他写了那次“无人监考的考试”。老师宣布,今天我们举行一场无人监考的考试,希望同学们做到诚信。如果卷子完全是你独立做的,请在卷子的右上角花一个圈,如果你的试卷有“水分”,请在卷子右上角打个三角。小A在文中写道“那道题目真难,我考虑了好久,百思不得其解。无意地,我竟然瞄到了同桌的卷子,那关键的一个公式,使我茅塞顿开。”文末,他又写到“该交卷了,老师让我们画好三角和圈。怎么办呢?那道题的答案我没看到,我只看到了一个公式!而且我是班干部,可不能丢脸啊!我感觉脸火辣辣的,心跳得厉害。这时,我突然看到了贴在教室墙上我的那句诚信誓言‘做人要诚实’。天哪,我怎么能违背我的誓言呢?终于,我毅然地在卷子的右上角工工整整地画了个三角。”小A情真意切地写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诚信已在不知不觉地烙上了他的心坎。同学们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意义,对诚信的认知水平提高了,进而让他们发思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正确理解诚信的内涵,进一步增强诚信道德意识。
第三,籍“诚信”主题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举行一次诚信书画展,在宣传诚信的同时展现学生的书画才能。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诚信主题班会,通过座谈的方式让同学们就“我对于诚信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小学生如何做到诚信”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畅所欲言。开展诚信实践小活动,如,“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老师,我向您承诺”、“同学,我想对你说”等活动,让学生用笔写一写,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用耳听一听,使他们心中有“诚信”,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同时进一步意识到生活中、学习中、社会中应如何处理好诚信,真正做个诚实守信之人。
第四,建立了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记录在专门的记录卡上,由小组长记录,并在每周进行一次考评,每月进行一次小结,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实的言行,观察学生的言行,冷静地找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根据情况,对症下药,找到纠正的方法。对于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好的事例,积极加以表扬,鼓励大家学习。学期总结时进行操行评定,评出班级“诚信好少年”。 三、 学校和家庭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
常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引导学生诚信的重任。印发“诚信”的有关资料给家长,让他们通过阅读明确培养孩子诚信的重要性;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讨论交流家庭对孩子开展诚信教育的经验,使家长们相互学习,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个别有说谎等不诚信迹象的学生,与家长密切联系,进行跟踪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不诚实无所遁形,终会失信于他人,使学生自觉说实话,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如学生小B,以前作业常常交不出,对老师说做好了放在家里没带来,对父母说老师没布置作业。通过班级举行的各类诚信活动的熏陶,再加上老师和父母密切联系,对他晓之以理,密切关注,小B渐渐地改变了学习态度,变得诚实了。
教育有法又无定法,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也一样,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不诚实情况灵活地处理。只要我们坚持将学生的诚实教育进行到底,学生的明天一定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