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5-05-18 14:57
浏览次数:9079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每个辅导员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诚信教育。
一、从细微处抓实效。
小学生年纪还小,就像一张张白纸,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枯燥的诚信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不说谎话"入手,我想这是诚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我认为诚信教育应该抓小事,抓点滴。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例如,有一次我让一位学生请家长来学校一次,可好几天了,那位学生家长还是没有什么答复,于是,我是这样跟学生说的:“老师告诉你的事是不是忘了呢?老师写了一张纸条了,就麻烦你今天回去务必拿给你的家长,并且让家长签名。还有记住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有下次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办,到时候你可能要自己跟你的家长说了?”我给了孩子一次机会,但并不是就这样就算了,我会跟踪观察该生平时的表现,经常与该学生家长联系了解情况,甚至通过家访了解。再比如说,有些学生作业不想做,就告诉家长没有作业,针对这些学生,我是让他们每天抄的作业都要让我签名才行,并请家长监督。
二、从实际出发促效果。
道德规范对学生来说太遥远,抽象了,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着眼于实际,立足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尤其是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以产生“亲近感"。比如说从最近的报刊杂志上找一些有关诚信的文章或报道,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传阅。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还有,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所叙述的很多事例包括故事,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可以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例如,《小珊迪》一课,我让同学们排了课本剧,同学们都为小珊迪诚实守信的精神所感动。
三、循序渐进地教育。
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如,在低年级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如,可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活动,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剖析,在辩中明理。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如,可以开展实践调查活动,通过看报、上网、阅读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守信用是一个人的美德。
四、从教师自身做起。
“教书容易,育人难。”常听人这样说。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让学生的这种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就对老师也提出了要求,老师首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诚实守信的表率,对学生更应该长抓不懈。
鲁迅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作为老师,就应该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