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7-02-27 14:56
浏览次数:870
还记得刚入学时,班级里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孩子,他稚气的小脸,矮小的身材,瘦弱的身躯,以及眼神里流露出的胆小与羞怯,都让所有的人大为吃惊,这样的孩子已经7岁了?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真的太小了,娇小的以为他还只是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生。大家都觉得他很可爱,给他起了个绰号——“小毛头”。
入学不久,很快就显露出他的稚嫩,他不只是个头小,整个的动手协调能力也不行,对于所学的知识更显得心有余力不足。看着这样的孩子,老师心里既着急又无可奈何。但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他的生命只是个开始,我们有责任牵着他赶上同龄孩子,使他能更好的融入属于他的孩童世界。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他是父母的宝贝儿子,由于从小父母都很宠,本身又个头矮小,在家里完完全全的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导致最后直接的影响是:上学了,饭还不会自己吃,筷子还不会用,衣服不会穿……由于小手长期没有得到适当的锻炼,他的手指肌肉发育不良,写字使不上力。在家里家长忽视了对他的教育,上幼儿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致使他在上学初显得社会经验、已有知识十分欠缺。
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作为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起初我面对这样的孩子,可谓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对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课堂上的他,总不能跟上节奏,甚至找不到要做的题目。毕竟课堂不是为他一个人设置的,在保证课堂进度的前提下,我只能在课中忽视他的存在,课后单独给他补习。由于基础太弱,对于新学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导致他学后效果不明显,学习状态也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时常很恼火,因为他总是前面讲后面忘,教得不耐烦了还时常训他几句。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太急于求成了,这样总看到他不足的一面,并不能很好的激励他,反而会让他失去信心。知识是一点一滴慢慢的积累的,就像一棵干枯的小树,因为长期缺水不能健康成长,突然给浇太多的水则会一下子淹死,物极必反。在我懂得这样的道理后,我就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中,作业时经常性鼓励他,针对他不懂不理解的知识经常给他补习,让他觉得自己行,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不能在学习初就让他产生厌学的情绪。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对20以内的加减口算要比较熟练,我就每天给他做十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在长期的训练下,他的口算速度竟然跟得上口算磁带,这样的水平在班级里已经是属于中等。我十分诧异,他的进步实在太大了,因为开学时的他只能数到十,看来他只要认真学,一定能学得不错的。从这以后,我更能理解和体会他的不易了,不管他原来是什么样的水平,按照他这样的能力,这样的成长速度,来学习这些新知识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他每天所获得的哪怕一丁点知识对于他来说都是收获,我应该尊重他的劳动成果,不能用我所谓的标准过高的来压制他,否则他永远体会不到学习中收获的快乐。
作为小
毛头的老师,我将尽我的努力让他在学习中体会生命的乐趣。愿他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