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发表时间:2008-04-07 09:07
浏览次数:15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工作作风,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磨练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重视学习,为课改积蓄能量。
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写好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
2、加强师德建设, 强化教师的责任感。
继续开展“责任与忠诚”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按照师德高尚、师学严谨、师艺精湛、师风纯粹的理想建设教师队伍。开展教师承诺活动。继续开展“魅力教师”系列评选活动,本学期重点评选“爱心教师”和“师德标兵”。
3、阶段评价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教师制定的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和“金山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进行他评与自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鼓励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学习中超越自我。
4、积极开展“督教”活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调查,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师德现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整改。结合“责任与忠诚”、“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家长评教”活动,引导教师争做一名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在班主任中开展“我与家长”征文活动。
5、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大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
(1)办好学校网站上的“名师展厅”。扩充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成长经历、代表作品等内容,积累名师档案,让教师在品读名师、感悟名师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成长承诺,激励自己当名师。设立“名师展厅”优秀栏目奖和“名师展厅”互动奖,举行“我眼中的名师”报告会。
(2)健全学科中心组。本学期,学科中心组要在课堂调研、现场指导上进行新的探索。学科中心组每周要进行预约听课、随堂听课,每学期作一次学科分析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3)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认真做好拜师学艺工作,采用一徒一师、一徒多师的方法培养新教师,将新教师带进成长的快车道。在拜师学艺过程中强调“三心”(诚心、虚心、上进心),即老教师诚心诚意地教,年轻教师虚心诚意地学,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形成互帮互学的教学氛围。设立“优秀师徒奖”。
(二)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聚焦课改,聚焦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金山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开展“教学质量年”系列活动。
1、抓好理论学习,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思想理念引领,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帮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内化为自觉行动。
(2)加强学校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领导,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开发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实现从“教课本、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用课本学”的转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继续开发、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群。
2、严格教学常规,优化管理过程。
“学有规范,教有规格,管有章法”是教学管理的理想境界,具体体现在实现“六化”目标上,即:“集体备课经常化、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测试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
当前,要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科任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突出一个“精”字;四是严把辅导关,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五是严把测试关,在坚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强日常测试、模拟测试的针对性,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讲评等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
重视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的研究。考试的目的是促进质量的提高。要加强考后研究的力度。每次考试后,各教研组都要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位后进生知识的缺陷,交流各自改进的措施,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3 、加强集体备课,汇聚集体智慧。
(1)集体备课的流程。教导处以及备课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个体预备”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既有规范化,即统一的进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作业要求;又有个性化,即针对本班实际的灵活处理。通过正常的集体备课来促进同一学科不同班级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具体的流程为:个人自备——集体交流——组长点评——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教案复备。
(2)教案的形成。鼓励优质资源共享,凸显个性特色。各备课组成员在主备教师电子稿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复备,即“二次备课”。复备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反思、作业反馈、补充作业、学生反应等。
4、加强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学科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教师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
(2)2008年3月举行“教学月活动”。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校教学能手上展示课。
(3)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质量。在语、数、英等学科开展“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包括师徒)等多种教研活动。
(4)教龄在三年以下的教师上两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5)实施“金山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要求教师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以此为抓手,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从而形成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 长效机制和工作制度。
5、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全面提高办学品位。
(1)做好教育理论的宣传和学习工作,办好学校网站和校刊。要求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天上网一小时浏览教育改革信息。
(2)抓好课题研究,细化过程管理。一是开展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二是重视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三是做好校级课的申报工作。
(3)开展教科研成果评比活动。本学期要求教师撰写以下四篇文章:教育教学案例、读书随笔、学科渗透《两纲》教育的教案、专题研究论文。
6、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每人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结合“喜迎奥运,——做可爱的家乡儿女”活动,举办学校体育节。
(2)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师生参加书写比赛。
(3)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底蕴。举行“读书节”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利用好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7、认真抓好毕业班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8、针对散、乱等情况,加强眼保健操、室内操管理。
9、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诊”会。
(三)贯彻“两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1、营造温馨教室,创建和谐班级。
根据上海市“温馨教室”建设的指标体系,积极开展“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环境。举行“温馨教室”创建研讨会。
2、抓好午会课、班队课的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举行午会(十分钟队会)课评比活动,举行主题队会观摩活动。
3、全面落实“两纲”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重视学科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两纲”内涵,将“两纲”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以“扬民族精神,做诚信少年”为主题,大力开展“中小学诚信教育月”活动。在全校开展“学童谣、编童谣”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学童谣、读童谣的基础上,根据诚信教育的要求,创编新的童谣。
(3)结合生命教育,开展“喜迎奥运,——做可爱的家乡儿女”活动。举行“我们是文明东道主”诚信签名仪式,低年级举行“了不起的奥运冠军”故事会,高年级举行“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学生书信征文比赛。
4、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继续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十个道德好习惯”为抓手,大力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评选“朱泾第二小学形象大使”。
(2)办好“好习惯俱乐部”,定期对中队推荐的会员进行培训。
(3)以“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日常教育与强化教育结合”为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重视红领巾岗哨建设,做好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工作。
5、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以布置爱心回家作业,以孝敬父母为重点,开展感恩教育。
6、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举行一年级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千名家长评教”活动。
7、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四)服务师生,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1、加强安全管理,让平安永驻校园。
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狠抓门卫管理,杜绝校外人员擅自进校。
2、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全面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的收费办法,期末把收费清单告知家长。做好经费的预决算工作。
3、勤俭办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各个班级要明确专人管理饮水机、电灯、电风扇。加强文印室管理,印刷文件、试卷实行审批制度。
4、加强校产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认真做好校产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定期清财理财,做到帐物相符。
5、抓好饮食饮水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教育工作使命崇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以“仰望星空”的精神,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为实现教育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