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第二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lisa   发表时间:2008-11-11 10:30    浏览次数:1109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形成思想品德课、班团队集体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和各学科相互渗透的三线一面;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特提出本实施方案。

二、主要工作目标

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有效德育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1、学生行为规范达标100%;文明班级达标95%以上;区、市级雏鹰中队2~4个;力争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2、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100%。

3、创建10个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未成年人案发率、犯罪率、非正常死亡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三、主要工作任务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培养未成年人的“爱我金山”情结;

2、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培养未成年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

3、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未成年人正确的理想信念;

4、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5、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

四、措施、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持,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能否得到满足,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实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当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把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规律、新形式、新手段,谋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切实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构建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小学各教育阶段纵向衔接;教育内容分层次递进、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联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横向沟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

2、构建德育载体体系。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熏陶、文体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德育基地建设等有效途径,将课堂内外教育融会贯通,促进未成年人人格、知识、能力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3、构建 “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事事工程”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建设以名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队伍为基础的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并落实到课程教学、教育管理、学校工作所有环节中去,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行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总负责的德育管理体制,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思想道德建设中突出问题和有关措施。要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合力育人的教育管理网络。

4、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六个一”活动,即: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学唱一首革命歌曲,写一篇读(观)后感,讲一位英雄的事迹,举行一次爱国爱党爱家乡主题班会。把“六个一”活动纳入德育活动课之中。要积极利用传统节日(清明、端午、春节、敬老节)、纪念日(“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重大仪式(入学、入队、毕业典礼)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上述节日期间,学校应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充分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内涵。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让校园处处体现出人文气息和隐形教育的功能。少先队组织要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种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同时积极做好网上少先队组织主页的建设工作,倡导健康向上、活跃繁荣的校园文化。

5、构建德育渗透的课程体系。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要“进课堂、进教材、进未成年人头脑”。在思想品德、社会、语文等课程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教育、科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比重;在数学、自然、外语等学科教学中,要积极挖掘科学人文内涵,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三)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民族精神是做人的气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断增强广大未成年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每年9月作为“民族精神宣传月”。要运用多种渠道及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要以培养民族精神为核心,引导未成年人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从小树立民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2、行为规范是做人的根本。要针对未成年人行为规范养成的薄弱环节,以诚信教育为重点,教育未成年人在家、在校、在社会上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文明守纪。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的诚实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在家、在校、在社会上一个样”;“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责任,知错就改”的守信教育。每年3月作为“诚信教育宣传月”。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小学生守则》教育和“小帮手”、“小标兵”、“小主人”“小伙伴”、“小能手”的“五小”教育。要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文明守纪的水平。

(四)实施有效德育的“六大”工程

1、“实践育人”工程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充分利用国庆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教师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七·一”建党纪念日、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助残日、科普日等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以及每年3月 “诚信教育宣传日”和每年9月“民族精神宣传日”,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2、“文化精品”工程

要办好学校图书馆,定期组织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强的思想道德读物、科普读物和生活指导类图书以及影视、音像、电子出版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和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要重视富有直观和感染力的影视德育教育资源,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未成年人看4-5部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每学期要让未成年人学会几首健康的校园歌曲,在集会、队会、班会前后要组织未成年人集体唱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优化雏鹰小队,开展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要根据自身实际,充分挖掘优势潜力,形成德育工作的特色。

3、“家庭育人”工程

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强化对家庭教育成效的评估。树立“双合格”活动优秀典型(“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开展五项活动(亲子读书活动、亲子道德实践活动、家教知识宣讲、创建家教媒体专版、制定家教研究规划)。

4、“绿色网吧”工程

要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校园“绿色网吧”建设。积极推广使用绿色上网软件。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力争在三年内建立符合德育功能要求的“绿色网吧”。

5、“生命教育”工程

积极探索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心理特点,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与性别、生命与生存、生命与生活、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尊严、生命与关怀、生命与价值等。通过生命起源教育、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防教育、禁毒教育、生存训练等指导,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未成年人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

6、“帮教助困”工程

要将“帮教助困”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之中,要在全面排摸底情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困难未成年人、行为偏差未成年人和经济困难未成年人名册。学校党员、团员和干部要带头结对帮困,进而逐步扩大到全体教职工。要建立“帮教助困”的管理考评机制。在三年内,全校受助的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和经济贫困生达到100%;参与到“帮教助困”工程行列的教师达到100%。

(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1、师德建设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心理素质、创新品格等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无声的示范作用和影响。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要求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举办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师德论坛,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深入进行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是教育主体,未成年人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与未成年人应该互相尊重双方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3、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及先进集体。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德育先进工作者。

(六)增强德育有效性,落实德育常规工作

1、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未成年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未成年人命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要营造学校、班级、师生与同学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校长负责制,把生命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课时,保证教育质量。

2、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要尽心精心安排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

3、要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矫正工作。定期向未成年人开放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通过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清除,对扭曲心理的矫正,对创伤心理的修复,以阻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削弱或者排除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动因,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者制止犯罪。

4、继续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宪法及有关基本的法律法规。完善校外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讲师团,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法制教育活动。要加强对违纪违法的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挽救和转化这些未成年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5、要认真研究如何用好网络、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办好校园绿色网吧,如何让网络德育进课堂,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拒绝上不健康的网站,如何指导家长加强家庭上网的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制作德育绿色网页,使教师、未成年人、家长、广大德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反映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双向的思想交流。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强势。

6、学校党政领导务必重视少先队建设,使少先队组织生活正常化,制度建设规范化,思想建设系统化,开创少先队建设的新局面。

7、精心安排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联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暑期工作,要将暑期工作与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结合起来;与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与发展未成年人的良好个性结合起来;与做好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工作结合起来。为此,家长学校要加强对暑期家庭教育的指导;积极依靠公、检、法、司等单位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依靠科技、体育、文化、影院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各类活动场所和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服务与管理。 8、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力度。家庭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家长学校要根据《金山区实施“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大纲”》要求,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力度,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做人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指导要以未成年人从小帮助大人做家务、尊敬长辈、勤俭持家、不乱花零用钱等细小事情为重点,培育未成年人良好的家庭美德。

9、适当增加德育专项经费的拨款。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德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主要用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培训、科研和奖励等方面。

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2005年8月28日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电话:67353023   邮编:201599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