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影响力最大的老师,一方面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必然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更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参与。
鉴于此,制订朱泾第二小学家校联系制度。
一、学校
1、各年级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并和家长及时通报。形式有:
(1)家长会
学校邀请家长来校通报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采取的措施:学生在校的表现;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
(2)家长学校
由学校组织,聘请老师和专家对某些专题教育进行讲座式的指导,每学期一次。
(3)家长委员会
处理班、校两级家长委员会,就班级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协调。不定期举行。
2、班主任工作
(1)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家长会。
(2)对学生适时进行家访、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等。
(3)暑期中对全班同学普访一次,记录于《班主任手册》。
(4)寒假中必须对下列同学进行家访: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行为偏差、明显进步、明显退步、特殊困难。
(5)重大事情必须向家长通报并指导处理方法。
3、反馈制度
(1)班主任向职能部门作定期或不定期的书面或口头报告。
(2)职能部门及时向各年级组和班主任了解家校联系制度执行情况。
(3)职能部门及时向校长汇报。
(4)遇重大事情各部门需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二、家庭
1、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子女的职责。
2、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4、培养和训练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5、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6、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7、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8、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9、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10、支持学校工作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