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非遗项目 访非遗文化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发表时间:2015-06-14 09:44    浏览次数:151

6月13日,是金山区第十个“文化非遗日”。我们星星社7位小记者和2组制作花灯家庭,跟随着杨老师来到山阳金山嘴渔村休闲旅游区,体验一次寻访金山非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金山的传说;舌尖上的非遗;指尖上的非遗;视觉上的非遗四大展示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今天来自8个不同镇文体中心选送各种各样的参展项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景区内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与今天的非遗文化主题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寻访中,我们采访了一位负责张桥羊肉展示区的阿姨,她热情地告诉我们,羊肉营养价值很高,冬天吃了可以御寒,强身健体。他们在烹制时,对羊源的选择,烧煮的工序都有自己一整套独有的方法,这种方法经过好几代人不断尝试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接着,我们被扑鼻而来的香味吸引了,原来是廊下的莲湘糕、吕巷的白龙糕,这两种糕都是用同样的面粉制作、且放入了五花八门的馅儿,再用了小巧玲珑的饼模压成。有了美食,怎能缺美酒呢?当之不愧的---枫泾黄酒,黄酒是以糯为原料,香醇而浓厚,它和葡萄酒、啤酒称为“世界三大古酒”。

品过美食,让我们来体验下指尖上的非遗吧!花灯----朱泾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跟着学校花灯社团的吴老师一起,做了一盏盏奇形各异的花灯。有怒气冲冲的章鱼灯,有娇嫩可爱的荷花灯。过往的孩子看到了我们的作品,也不由地上前学习。许多摄影爱好者,更是举着相机,拍下了栩栩如生的马灯、金鱼灯、荷花灯……

之后我们还了解到我区已有8项市级,16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有口感细腻润滑,香糯爽口的吕巷白龙糕;有我国最古老发酵酒的上海黄酒;有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的枫泾丁蹄……

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很多身边的非遗文化,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的创新,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小记者 张喆悦 杨心怡 报道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电话:67353023   邮编:201599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