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由来
   作者: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发表时间:2013-03-26 14:36    浏览次数:35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刚才我们一起举行了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的由来吗?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过各种各样的战旗,却从来没有正式的国旗。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和西方近代国家打交道,发现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旗。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制定了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也称黄龙旗。旗面为黄色,是皇权的象征,旗面上绘飞龙戏珠的图案,龙为青色,珠为红色,龙头向左上方昂起。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16日,全国政协筹备会议首次会议上,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并向全国发出征稿启事。一个月内就收到国内外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1992幅。这些图案经过认真挑选,选出38幅图案印发给政协代表,让大家评议。最后确定其中的复字第32号图案,经毛泽东审查通过并在9月27日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这面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是上海一名普通的经济工作者。国旗的寓意是:一颗大星引导在前,几颗小星环绕其后,形成众星拱北斗之势,大星即为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中国人民,党和人民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确定小星的数目时,他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人民包括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以他决定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

从此,五星红旗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电话:67353023   邮编:201599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015号

沪ICP备17057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