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文件
金教基[2008]27号
关于切实加强我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上海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金山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制订如下意见。
一、牢记使命,增强有效教学意识
1、深刻理解和领会“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充满智慧的金山教育”的实质和内涵,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金山教育。
2、坚持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
3、增强有效教学意识,积极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认真剖析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现象,在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知识呈现、行为体验、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区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4、老师应认真学习《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充分把握“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深刻领会《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在教学中予以渗透。
5、教师应认真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通透理解和把握本学段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了解上下学段的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将学习的内容。正确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课程目标。方案设计既要把单个知识放在整个学科体系中进行教学,又要陈述知识内在的逻辑和结构,从而把握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保证学生获取的知识是系统和可拓展的,提高本学段教学的针对性。
6、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学情出发,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习惯、动因,分析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感受、对所学知识接受的程度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教学意外事件。努力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的建构衔接无痕,过渡自然。
7、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着重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节奏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结构应具有层次性、顺序性和逻辑性,保证教学时主次清晰,详略得当;教学过程要具有合理的教学节奏,对教学情景的设置、新知识的建构以及学生的体验活动,应有不同的设计策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动之中。教学方案的设计应有二周以上的提前量。
三、关注生成,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8、课堂教学的组织要严密、严谨、规范。要有完整的课堂组织形式,避免课堂教学中的松、散、乱。
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有效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场所。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允许学生出错。对学习困难或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10、课堂教学要重点突出,要善于抓住“核心知识”。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把握要准、要透,从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师精力的投入、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
11、课堂教学中教师神态要自然、大方、亲切,精神要饱满,要充满教学激情;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体现规范性、简洁性、科学性和激励性,提问的指向要明确,设问要环环相扣;教师的板书设计要规范、简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堂归纳小结;多媒体使用要恰当,演示实验要规范,学生参与要有序。对每个教学环节要精心策划,注重教学细节。提倡使用自制教具。不拖堂。
四、课后反思,及时做好教学补救
12、课后教师要做好自我反思工作,反思“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程度,总结本堂课的得与失,积极写好教后感或教学改进方案,及时修订原有教案,使教案更完善。
13、课后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改、个别访谈等形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映,对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归因要正确。
14、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教学补救,通过个别答疑、小组辅导、集体纠错、网络交流、学生互助等形式,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五、精选作业,加强对作业的及时反馈
15、课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基于课堂中学生所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业要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业与课堂中所举的例题要有所衔接,与后续学习的内容要有所联系。要控制好作业的数量、难度,避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布置应有不同的要求。
16、各学科应对本学科的作业规范提出明确要求,要十分强调解题过程的完整性,对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应向学生具体说明。教师对作业的处理要及时,对作业未交学生要及时了解原因,教师对作业批改的指向要明确,给学生所留的批语要准确、中肯,要具有激励性。
17、教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进行讲评,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要记录在案,在章节复习时再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例题和作业,努力使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落实到位。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提倡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六、多元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
18、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课外生活的内容以及学生家庭的相关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的指导工作。对部分听课不专心、作业不交、对教师的教育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学中要不断寻找学生学习的闪光点,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9、认真做好学生学习的评价工作、教师教学的评价工作和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工作。评价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日常评价,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有关人员均可参与学习评价。提倡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包括自评、互评和他评,保证评价的正确性和实效性,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
20、认真科学地做好各级各类考查、考试工作。要以“双向细目表”来保证命题的针对性,以分项阅卷来保证阅卷的准确性,以统一分数处理来保证统计的科学性,以全员质量分析来保证考试的实效性。
21、学校要建立教案检查、随堂听课、作业批改检查等制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七、同伴互助,有效拓展校本研修
22、加强教研组织的建设。完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浓厚的组内教师相互讨论、相互补长的教学研修氛围。教研活动要坚持规范性和即时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或在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一些教学新问题,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及时解决。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明确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23、努力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应是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要依托区学科教研员,以专家引领的形式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4、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教师要记录在案。对能解决的问题或困惑,以随笔或案例的形式整理成文。对较难解决的问题要形成课题,积极寻找理论的支持,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专门研究。
25、教师所写的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应侧重于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法的研究、对知识点的整理、对课堂的剖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等。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应以是否提高教学质量为评判标准。
金山区教育局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