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设计(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小学)
□朱红伟 评析(江苏省苏州市教委教研室)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4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磁性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分别说出一个电话号码,教师选择其中的六个板书:如:8285645 5197824 3418236 2785471 5226906 7417530
2.指名说出这些号码组成的数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3.同桌相互说说: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
4.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判断这些号码组成的数能否被3整除,你有什么办法?(①将这些数分别除以3;②看末位的数能否被3整除等等。)
5.师生比赛:根据自己的方法,看谁先正确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
6.启发谈话:其实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一定的特征,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为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再让学生进行猜想、师生比赛,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顺利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1.指名说出3的1至10倍的数。(教师板书)
2指名说出10、20、100、200、1000、2000除以3各余几?观察:被除数与余数有什么关系?
[评析:通过一组准备题,为学生铺设台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新知。]
3.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l)讨论十几的数。
①出示12根小棒,如图。
问:10根小棒中有几个3根,还多几根?
余下的1根与后面的2根合起来,又有几个3根?
②请学生相互说说12根小棒分的过程。
③讨论:18能否被3整除?你是怎样思考的?
(2)讨论二十几的数。
①出示24根小棒图。
②问:20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与后面的4合起来是几,能否被3整除?那么,24能否被3整除?
③讨论:27能否被3整除?你是怎样思考的?
(3)讨论一百多几的数:
①出示:123;
②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l00除以3余几?20除以3又余几?这两个余数与个位的3合起来是几?能否被3整除?(教师同步板书)
③分组研究:1035、2142能否被3整除?
(4)引导观察板书,同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归纳规律: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自学课本第54页。
观察:书上第二个圈内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否被3整除?相互说说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评析:教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借助“分小棒”来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设计新颖有创意;同时,教师也没有只依赖直观教具,一而是由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层层椎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较多地采用学生分组或同桌讨论,个别研究等形式,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
54 83 114 262 837
(1)学生独立判断。
(2)同桌讨论。
(3)指名说出:你是怎样判断的?
2.卡片上的数能被2、5、3中哪个数整除?
46 115 51 120 84 40
3.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
□7 4□2 23□
(1)学生独立练习。
(2)指名口答。
(3)讨论: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及时地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练习由浅入深,形式多样,针对性较强;另外,练习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质疑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研究什么?
2.你有什么疑问?谁能帮他解决?
五、发展练习
1.出示新的四个电话号码。
5319041 7415736 8223858 6211490
(l)分组讨论:哪个号码能被3整除?
(2)试将不能被3整除的数改动一个数字,使改动后的数能被3整除,并说出改动的理由。
2.用1、2、3、5、0中的三个数字组成能同时被2、5、3整除的三位数。
(1)尝试练习后相互交流。
(2)师生共同探讨规律。
3.分组游戏:每组发0~9的数字卡片各二套,依次找出:(前面同学已取出的卡片,后面同学不能重复使用。)
(1)能被2整除的二位数;
(2)能被3整除的二位数。
(3)能被2、5整除的二位数;
(4)能被2、3整除的二位数;
(5)能被2、5、3整除的二位数;
(6)能被2、5、3整除的三位数。
[评析:通过一组发展性的习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评:这节课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巧妙地导入新课,过渡极为自然;新授时,恰当地将课本上的知识有效地进行重组,使概念具体化、并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学好新知;练习安排时,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突出思维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全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法得当,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