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我校举行“院士进校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先生受邀担任我校“生态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并为全校师生、全区各学校教师代表作了精彩的科学知识讲座。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校长高炜、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陪同出席。
褚君浩院士的讲座主题是“培育飞翔的潜能”,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厚深刻的内容,为师生们生动讲述“潜能”的培养方式,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深入浅出地将人生经验与科学哲思传递给同学们,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掌声不断。
褚院士指出:“飞翔的潜能,即是健康的体魄与心灵。我们要像小草一样,做到随遇、顽强,学会汲取外界养料。”褚院士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在高中时期钻研的物理学课外书和大量保存完好的读书笔记,台下不禁又一次惊叹连连。他告诉大家,想要拥有“飞翔的潜能”,还要修炼内在的四个素质:勤奋、好奇、渐进、远志,即要做到刻苦勤奋、善于质疑、目标如一、胸怀大志。
讲到胸怀大志时,褚院士给同学们讲述了自身的一件趣事。当他担任物理教师时,曾为自己取绰号为“坦牛”。有同事对此感到奇怪,询问“坦牛”二字其中的奥秘所在,当时他回答是“在平坦的地上像牛一样辛勤劳作”之意,实际在热爱物理的他心中另有一番真正解读——“爱因斯坦+牛顿”。好一番大志,好一个低调谦逊的院士!
褚君浩院士在讲座中提出,“要善于凝聚驱动力量来达到目标”。成功人士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他回忆道,在高考时他物理满分,却因语文作文审题错误而错过了心仪的大学——这使他一度懊恼不已。但不同于常人被挫折打败,当时还是高中毕业生的褚院士很快摆脱了这种窘境。他讲道:“我同自己说,这事就好比在电影院看电影,心仪大学就是第一排佳座,而我不幸只买到了后排的票。但是我与第一排的人看的依旧是同一部电影,我一样能看好,理解好它。”——这便是兴趣驱动的力量!凭着对物理的热爱,褚院士摆脱了消沉的心境,积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才使他有了现在的成功。
听完褚院士的讲述,受益匪浅的同学们争先提问,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排着队向褚院士索要签名,以期自勉。
谈及褚院士的报告对自身的影响,高二(6)班的顾志强同学说道:“褚君浩院士的到来,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看似简单而又含有人生哲理的一堂有意义的讲座,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其中有那么一句话一直陪伴在他的人生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同样将勉励我,伴随我今后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