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3日,我校继今年1月完成 “与绿色校园对话”生态实践周活动后,在高一年级再次启动实践周系列课程。
本次“生态问题观察”课程是学校限定拓展课程的两大系列之一,旨在通过“大气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城市垃圾处理“等专题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上海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初步掌握环境监测的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进而引发环 境问题解决的创新萌芽。
作为课程拓展,学校邀请了扬州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老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刘朝顺博士,给学生分别作了《江豚讲坛》和《遥感科学技术在资源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为学生打开了新的视野,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机,更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切实的认识。
为丰富学生的生态感知,提升对生态问题的科学思辨,同学们在金山区环境教育基地“花开海上生态园” 进一步体验着人与环境和谐的发展之路。
作为课程及时评价的部分,最后的“生态知识竞赛”又一次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台上思维敏捷,台下气氛热烈,显现了同学们两天的满满收获。
短短3天的实践周,是学校基于地域特点,围绕“生态科技”特色学校创建而开发的特色课程,将为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知行合一、生态创新”的综合素养而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