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高三年级德育工作坊在志远楼如期举行,蒋易老师就《文艺还是随意》的德育案例与全校教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在工作坊中,蒋老师叙述了案例的前因后果,并提出了三个困惑:
第一,一些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情况非常严重,帮着孩子欺瞒老师的情况时有出现。有时,家长甚至会“帮助”孩子开具一些莫须有的病例证明和病假单。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倡导家长做到“三有”、“三能”?家校沟通如何才能行之有效?
第二,年级中有许多不在美术班的美术生,作为非美术班的班主任如何对这些同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第三,许多同学在从高一到高三的过程中,会出现成绩不断下滑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班主任应当如何做好心理疏导?
就这些问题,高三年级其他班主任都分享了自己类似经验与心得。吕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位同学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并建议可以从孩子的母亲入手,陈述利害,形成家校统一战线;沈老师认为学生正处于高三的特殊敏感时期,对于孩子们心理上脆弱的一面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俞老师谈到自己在班级管理时的经验,家长、学生和班主任三方进行会谈,消除隔阂,建立秩序,有助于以后的日常管理与奖惩;韩老师指出班主任应当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心理老师姚以捷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自我效能感的缺失和伙伴关系的恶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同时,姚老师也建议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信心,给予他们持续不断的鼓励。
最后,蒋老师也表示各位老师的分享让他收获颇丰。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高考。